4月22日,我院骨科專家團隊又成功開展一例應用脊柱內鏡ULBD技術治療重度腰椎管狹窄的微創手術, 解除了患者多年的腰椎疼痛困擾。
2019年11月以來,我院引進脊柱內鏡技術,并成功開展多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這一技術不僅避免了傳統開放手術對患者造成的損傷及并發癥,還很大程度加快了患者術后的恢復速度,更為患者減少了相當部分的手術費用,受到患者及家屬的贊譽。
患者,女性,54歲,腰部疼痛伴雙下肢傳導痛五年,近半年癥狀逐漸加重,行走300米左右后疼痛難忍,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多地醫院保守治療無效,來我院骨科,與患者交流病情后,為患者行脊柱內鏡下單側入路雙側減壓(ULBD)椎管擴大成型術。
術后患肢癥狀明顯減輕,功能恢復良好,下肢疼痛癥狀消失,左足背麻木感較術前明顯減輕,行走距離明顯增加。
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方法分為兩類: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其中手術治療里又分為微創手術治療和開放手術治療。椎間孔鏡手術的實施,標志著我院骨科脊柱微創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使得骨科在脊柱微創技術方面增添了新的方法和手段,并為脊柱微創技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脊柱內鏡技術是微創的直視手術技術,主要優點:
一、麻醉方式安全。傳統的開放手術都需要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這兩種麻醉方式對機體都有一定的傷害,比如胃腸道功能的恢復,心血管意外,心肺功能的恢復,尤其對于老年人來說,特別是基礎病較多的老人麻醉打擊也有可能是致命的。兩種麻醉方式都需要插尿管,很容易導致尿道損傷致使疼痛、排尿困難,也大大增加了泌尿系感染的幾率。氣管插管有可能損傷氣道,術后有可能導致吞咽困難、咽喉不適、疼痛甚至肺部感染。而椎間孔鏡采用局麻+安定鎮痛,術中全程清醒狀態,可與術者充分交流,大大提高了治療安全性,同時也擴大了適應人群,比如無法耐受開放手術的患者,有可能可以通過椎間孔鏡技術解決。
二、創傷小恢復快。微創手術切口在7毫米左右。手術中建立工作通道,由外至內,首先是肌肉,通過逐級擴張器擴開,給肌纖維帶來穿刺牽張損傷,但不切斷肌纖維,這樣的損傷很快會恢復,同時對肌肉力量及肌肉含量無影響。之后是椎間孔的骨組織,需要環鋸去掉一部分上關節突,主要是關節突腹側,幾乎不影響關節面,更不會影響背側的關節囊,對腰椎小關節運動及穩定性無影響。最后是椎間盤纖維環和后縱韌帶,手術入路為后外側,避免了后縱韌帶損傷的可能。椎間孔鏡手術損傷小,術后并發癥風險低且麻醉方式為局麻,因此大多數患者術后即可下床活動。
三、出血少,術后神經粘連發生率低。椎管內最容易出血的是靜脈叢及硬膜外脂肪層的血管。故傳統手術由于對椎管內結構騷擾較大,不得不損傷這些血管,導致出血,血液會在椎管內機化,最后導致神經根粘連。如果患者出現復發,需要再次手術,則大大增加了手術難度,導致手術失敗或者神經根損傷。而椎間孔鏡手術后外側入路避免了椎管內的騷擾,直視下手術,配合良好的鏡下止血設備,整個手術完成出血量一般不超過5毫升。椎管內出血極少,有效的防止了神經根粘連的發生。
四、如復發仍可采用脊柱內鏡技術。術后椎管內粘連小,故如果復發仍可采用。不像傳統開放手術,二次手術難度及風險劇增。目前已經越來越多的患者傳統手術后復發通過椎間孔鏡技術獲得滿意的療效。
五、避免了鄰近節段加速退變的遠期問題。很多患者認為傳統的融合手術可以達到不復發的效果,從而選擇開放手術,但是融合手術遠期的一個問題不容忽視,就是手術相鄰節段退變加速。也就是說病變椎間盤上下的兩個椎間盤發生突出的可能性會增大,形成新的腰椎間盤突出癥。